未拟议已蹉过,正拟议隔关山。禅是最难说的,禅的旨趣,刚萌动就消失,就象你抬头看见天上的飞机,你以为它正在你城区的上空,其实,飞机此刻已在别处的上空。你此刻如说它正在你城区的上空,你就说错了。禅师对禅机喜欢用“铁鹞子过新罗”来形容其闪没之快,思想都捉不住,语言文字,更是在禅机后面蹒跚。正所谓“向言语上做解会,泥里洗土块;不向言语上会,方木逗圆孔。”因此,本文与其说是在说禅,不如说是在说一些禅宗的趣事。
由于笔者是在家,先从居士说起。庞蕴,字道玄,湖南衡阳人,存殁于唐中期。参马祖道一领悟禅旨,后躬耕于襄阳鹿门山下,世称襄阳庞大士。相传六祖慧能灭度前预言七十年后将有两位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时兴盛法门,广宏教化。那个在家的,说的就是庞蕴。他有一个女儿名灵照,由于父亲经常和禅师来往,受到潜移默化,俨然成了一名女禅客。有一次,庞蕴下一座桥的时候,摔倒在地,灵照看见后,马上扑倒在父亲的旁边。庞蕴很奇怪地问她怎么了,灵照说,“看见父亲摔倒,某甲特意前来相扶。”注意,某甲,在唐时,是和尚嘴里的我字。庞蕴的摔倒是个偶然,并不是张着机锋接引女儿。而灵照做出的反应,算得上即兴的禅宗行为艺术。
展开剩余60%之所以说禅宗有些公案象行为艺术,是因为禅宗自六祖后,各辈禅师常常用肢体演绎各式深刻禅理,做出各种古怪行为,颇类似当代的那些行为艺术家。例如,“南泉斩猫”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安徽池阳南泉院是普愿禅师主持的禅院,普愿因此被称为南泉禅师。有一次,禅院东西两堂的僧人争一只流浪猫的抚养权,吵了起来,把南泉禅师给吵出来了。南泉禅师对争执着的僧人说,“道得即救猫儿,道不得即斩也。”那些僧人无言以对,南泉禅师就把猫儿斩了。等南泉的得意弟子赵州从谂和尚从外面回来,南泉禅师把斩猫儿的前因后果跟从谂说了一遍,从谂听完,把鞋子脱下,顶在头上,走了。南泉禅师说,“刚才你要是在场的话,便救了猫儿。”
斩猫,在俗人不算什么,但在僧人,而且发生在为当世所瞩目的禅宗寺院里,就不止是奇怪,说惊世骇俗也不为过。它传达了什么禅意?赵州把鞋子顶在头上走出去,又表达了什么禅意?这些行为所藏深意令后世费猜,所以称之为公案。与此类似的还有发生得更早些的“石头路滑”、“丹霞烧木佛”等等以及发生得晚些的“俱胝一指头禅”等等这些禅宗公案。
禅宗全盛于唐时马祖道一出世之后,其时禅师间机锋相对时,除言来句往外,不乏竖指举拳,翻筋斗,踢飞腿等行为动作,后来,沿袭成禅门一大弊端。明末曹洞宗著名禅师元来和尚对此痛斥为“大似弄傀儡相似,使旁观者相袭成风。殊不知,古之所是,今之所非。将来镬汤炉炭,决定少他不得。”虽说禅宗崇尚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但演绎太过,不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也因此,有些禅师为了开宗立派成祖成师,便刻意创造公案,走终南捷径,往往弄巧成拙。这也是禅林五宗两派到元时只剩下两宗两派,其他的三宗彻底断绝的一大原因吧。后来的临济扬歧派走向另一个极致,多以文字传世。像扬歧派重要禅师南宋的号称“佛果”的克勤,就有语录二十卷传世,文字合计约十万之数。
但克勤的徒弟宗杲却将老师的一部非常流行的文集的雕版拉杂烧了,因为宗杲认为文字并不对领悟禅旨有何帮助。然而宗杲自己却未能免俗,也有语录流传下来。因为他说了话,做了动作,便被记录下来,供后人揣摩其中所含的禅机。
毕竟后人还是要从文字中获取禅师所领悟到的禅旨股票配资在哪里靠谱,尽管这种一闪而没的智慧之光禅师自己都认为文字和语言无法捕捉到它们。
发布于:江西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交易APP_股票杠杆式出资_股票杠杆app观点